做古籍善本自有字体的字库,对其出版有什么意义?

 

古籍出版中的“唐僧肉”

      2014年第一场图书博览会1月9日在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了。令人惊异的是,几百家出版社推出来的各种图书中,古籍重印居然每家必备,看来是挺大的一部分。但可惜的是,其中很多印得实在不成样子:单色影印,糊一半。
      有没有既能单色印刷,又能保持质量的方法?当然有!做字库。用原版古籍的字体,做成字库排印该古籍,修旧如旧,质量绝对和原版有一拼。但,做字库不像照相那么简单,有技术含量,一般人玩不了,找人得花钱。影印,原版照像,先省了打字排版。如果打字,且不说校勘之类的高级处理,至少得校对吧?谁来校?自己?没那个水平。所以影印!简单明了,不费任何事。责编一人搞定!
      即便如此,拜托也得印得像样一点吧!于是另一个问题来了:想印得好一点?最好四色。然而彩印成本却受不了。于是改为单色。那古籍原版保存得本来就有问题,要么是保存不善,要么就是原印质量就差,多数颜色不均或字迹模糊(古籍毕竟不是从外国进口的彩色画报)。印出来果然一塌糊涂。
      既然印出来不成样子,既然这种书不可能有市场,那为什么非得印?非得出版不可呢?因为有钱啊。钱从何来?大家上网搜一下“2011—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”就可以知道,这之中国家资助的范围和力度。例如2009年“132种古籍整理出版项目获2006万元补贴”。出版古籍么?填一个“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申报表(2014年)”吧!申请下来的资助费,除了粗制滥造的低成本出版物之外,总得剩点——利润。于是古籍出版就成了各家都争的一块“唐僧肉”。
      一轮轮地争下来,结果就是:出版商——有赚;客户——反正不买,无所谓;出版社——名利双收;对于古籍界,尽管是粗制滥造,出总比不出好;那么谁亏了呢?国家,只有国家贴了那么多钱想传播中华文化,但收到的回报却是没人买也没人看(到各大书店相关类目的书架上看看,这些书根本上不了台面),最后只有回炉造纸!谁让国家供上了这块“唐僧肉”。谁不咬上一口,自己都觉得对不起自己!
      啊呀呀呀呀呀,这可不得了,这是浪费国家资财啊!中国的事情,从来都是如此。你不知吗?你知我知大家都知,就是没人说,于是这块“唐僧肉”就一直有人来争食。

为什么字库比位图要清晰

      大家出版印刷图书,有两种方式。一是翻拍印刷,二是排版印刷。
      翻拍印刷是将需要翻印对象照相后,通过分色,形成影像,从而实现影印。由于影像有灰度,也就是说,各种颜色深浅不一,不能形成“有墨”或“无墨”的印刷模式,所以在翻拍成为菲林的时候需要“加网”,从而实现颜色由深至浅的网纹性过度。但上述方法产生的网纹图会使黑白图像边缘产生灰度性的“毛刺”,影响质量,看上去边缘“发虚”,这对于翻印对象(黑白稿,尤其是文字稿),十分不利。不过现在扫描仪普及了,人们可以将黑白稿直接制成没有灰度的二值图像,转成菲林晒版印刷。
      理论上说,这样处理黑白文字图片的质量应当优于网纹图,但这对于扫描制图的质量要求却极大地提高。同一本书,各页的感光度、色温选定、扫描仪的稳定度、扫描人员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等等,往往不易统一一致,所以在批量(尤其是大批量)制稿时,很容易产生有些页糊了、而另一些却还虚着的现象。书不会只有一页。譬如一本1000页的书,处理第10页图像时的调子到处理第900页的时候,可能已经记不得了。这样的图像印制成书会是什么样子?可想而知。尤其是古籍。众所周知,古代印刷质量不能和现在比,墨色深浅不一很正常,同一页里甚至还会上半页虚下半页糊呢!试想这制成的图片稿又怎能印出好书来?
      任何黑白影像都远不能和排版印刷相媲美。同样是黑白印刷,排版印刷则是通过排版软件调用字库排版形成图像。字库形成的图形不是位图,而是矢量图。所谓矢量图,就是用曲线画成的图像。由于曲线是通过数学计算产生的,所以和激光印字机完全融合。印字机是根据该曲线画的范围生成黑白影像。和位图直接转印不同的是:直接转印的位图边缘的密度不可能很高(否则图片变大,该处就放不下了),所以位图直接生成的影像质量低,而曲线转换的影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。密度越高,矢量图形不仅不会有锯齿,反而会与原图越接近,也越细腻,所以能够切实保证字符图像的精密度,印出高质量的书来。
      看到这里,也许会有人问,做成字库会不会也一样会有位图糊或虚的问题呢?是的,当然。但是做字库的过程是一个专门的图像处理过程,是逐字处理、协调、生成、组合的。按道理说做字库的图像处理技术应当优于一般图片的处理,因为它有一个整体协调的过程。不过,同样是字库,也有好坏之分。优秀的字库,字符图像均匀协调,行气顺畅,粗细合适,而不好的字库,可以说和低质量的图片没多大区别,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(因为字符调用时是无序的,“糊”“虚”不定)。这就是做字库的水平了。
      说了归齐,做字库印制古籍也还只是一个美学和印刷质量高低的问题。当然,质量高价格低的图书可以更具有市场竞争力。不过如果你的选题有问题,如果你根本就是想借此吃一口国家资助的“唐僧肉”,那就没多大用处了。

      做字网专业制作计算机字库。
      在振兴国学的伟大工程中,我们提倡为每一本古籍善本制作一个属于她自身的字体字库。
      那么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?
      首先,什么是古籍善本字体的字库?


      无论我们打开哪一本古籍善本,古色古香的气息会扑面而来(样例详见文末附图)。体现这种信息的,不是排版(古籍善本版式都很简单),不是纸张(古旧纸张并不存在什么好观感),而是书中的字(即字体)。试想一下这些善本书的产生过程:首先是找当时书法最好的人来写版,然后请当时最棒的刻字专家刻版,最后精印成书。尽管写这些字并非名家名品,但其制造过程,和古代碑刻几乎完全一样。只是碑刻在石头上(只此一块,传播靠拓片),而古籍善本则是作为书籍来印刷(很多本)。说古籍善本 “刻制精良、印刷精美”,绝不是一句空洞的溢美之词。美就美在每一本书中几乎都有一个优秀字体贯穿其中(可上优酷网,搜索“雕版印刷”,查看相关视频)。我们现在印刷古籍善本,如果想“修旧如旧”,就得使用原版的字体。将其做成可用于计算机的ttf字库。


      或许有人会认为善本书里的字体看上去都差不多。仔细看看文末的附图,都是随便从国图公布的古籍打屏插入的,难道不是一书一字体吗?当然,不能否认,同一家刻书坊刻制了两种以上的善本书(例如清武英殿本、聚珍仿本等),但凭着中国几千年的书籍编篡史,更多的还是不同的刻书坊的刻本(还有手抄本)传世。从字体角度讲,善本之于字库就如同碑帖之于书法家。一善本即为一字体。中国书法,传承有序。从颜柳欧王,历朝历代都有领风骚者。活字阶段继承中国书法的实体已经不仅是碑帖,印刷品中的字理应包括善本书。善本书字体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一项重要内容——字体,书法在印刷品阶段的载体。


      当今中国正走在一个伟大复兴之路上。四大文明只有中华文明的汉字是唯一传承至今且仍活力四射的文字。在伟大的中国复兴之梦逐渐实现的今天,对于中华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日益繁重。国家也拨付重金统一校订古代典籍。在这项伟大工程中,我们重视了版本、校仇、勘订、出版、印刷,甚至网络数据库和统一的超级大字库。但是唯独忽略了個中十分珍贵的字体艺术。我们对古代碑帖是何等重视啊!现在不少做出版的不知道字库是怎么来的,还以为天生就有呢!最多也就是知道有个方正、汉仪。还是要认真学习一下中国印刷史啊!


      应当认识到,当今中国的字库行业一直处于危机之中。何以造成了如此现象呢?中文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大字符集乃是根本原因。因为大字符集,字库所需造的字太多(最少也得6763个)。这么多字是不可能像拼音文字那样个人搞定的。要想制作一款字库,必须得有基础——字稿。我们常用的宋、楷、黑、仿等,基本上都是从铅印字模翻过来的。那么,铅字字模又是从何而来?从民国、前清的活字而来。而民国、前清的字当然是从更远的古代刻本转化而来。刻本就是古籍善本。现在我们用的字库和古代刻本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。从前由于技术水平低,要想将刻本转化为字库(古时是木活字或铅活字)十分繁难。现在技术进步了,可以较为便捷地将刻本转化为汉字ttf字库了。这个字库不只用于本书的印刷,后续网络阅读和电子文档的制作等等,如想要保持原作风格,也都需要原版字体字库才能实现。


      所以说,制作古籍善本的字体字库有着多重意义:

    以上内容可详见国家数字图书馆

    回到做字网主页